停滯已久的再思考,2025期待新開始!
- Oct 01 Tue 2024 17:45
2025期待新開始!
- Apr 24 Sun 2016 10:56
坂茂設計-災區用臨時房間
(圖片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災區用臨時房間】2016.04.24
熊本地震發生至今已超過10天的4月24日,熊本市中央區市立帶山西小學(熊本市中央区の市立帯山西小学校)體育館裡,誕生了60個小小的「個室」。
擔心建築物因為餘震而倒塌,目前為止(4月24日),熊本縣內在汽車內或避難所生活的人還有將近七萬人,雖然災後最重要的是「盡可能確保讓受災者有避難地方」,接著就是,為了讓仍然不得不暫時還需要在避難所生活的受災者,在避難所生活中,也能保有最基本的「生活隱私」。由熱心將建築技術運用在人道主義事業上、第7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知名建築師「坂茂」先生領軍的「VAN-Voluntary Architects' Network./ボランタリー・アーキテクツ・ネットワーク」,為熊本地震後避難所,設置了兼顧「生活隱私」的「個室」。
4月23日在大分縣竹田市、熊本縣南阿蘇村的體育館、4月24日在熊本市中央區市立帶山西小學及兩次震度達7的益城町等兩所避難所,設置「個室」。
熊本市中央區市立帶山西小學,目前共計避難者約有200人,4月24日遊熊本大學、慶應大學為中心的年輕學生約40人,協助在體育館中心搭建每個約2公尺見方、共60間「個室」,因為是簡易組合式隔間設計,不但搭建時間完成時間只要30分鐘,更可以依家庭人數不同,自由改變房間的大小,讓受災者,在非常時期的避難所生活裡,也能保有最基本的「生活隱私」。
+「坂茂」先生+
「坂茂」熱心於將建築技術運用於人道主義事業,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日語:日本建築学会賞)作品賞、吉岡獎(日語:吉岡賞)、JIA新人獎(日語:JIA新人賞),並在2014年成為繼安藤忠雄、伊東豐雄等之後,第7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人。
「坂茂」先生,在建築學上專門研究使用硬紙管、竹子、織物、紙板以及再生紙纖維和塑料複合材料等創新且輕巧便宜的建材建造房屋,1994年首次將作品實踐於人道主義事業,在盧安達大屠殺後為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擔任顧問,研發相關技術以設計臨時收容中心。之後多次提供「災區用臨時房屋」,如1995年的阪神大震災開發出「紙木宅」,並為受災者設計了用硬紙管搭建的社區中心;2008年,為四川大地震後用類似技術為災區建造臨時小學;2011年紐西蘭基督城地震中利用紙木材搭建臨時卡紙大教堂;2011年日本311東日本大震災為50個避難所,製作了約1800個「個室」。
坂茂『wikipedia中文』
坂茂設計-災區用臨時房間『日本經濟新聞(日文)』
- Jun 15 Mon 2015 15:52
広告小学校
(圖片來源:広告小学校Web Site)
【廣告小學(広告小学校)】2015.06.15
今天發現多年前自己寫的一篇關於「廣告小學」的短文,抱著「網站可能已不存在」的心情再點進去,沒想到內容卻更加完整、豐富。多年後的現在,因為身邊有小小孩、小孩的朋友變多了,再看一次「廣告小學」的內容,更覺得教育是持續不斷影響國家社會未來五十年、百年方向的基礎,絕對值得政府和民間有影響力的企業付出,稍微加了一些內容,重新分享。
=培育小孩自我思考、互相溝通的能力=
日本文部科學省(約等同台灣的教育部),一直以來都看中肩負日本未來創造性豐富人才養成的重要性,也持續培育「小朋友的溝通能力」。所謂溝通能力,指的是:
不單單只是能把自己想表達的事好好的表達出來,更是,能經過自己深思、透過與價值觀不同的人對話的共同分享資訊,一邊互相理解形成的共識或可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廣告小學」,是日本電通廣告公司和東京學藝大學,獲得駒谷真美小姐(昭和女子大學副教授)的協助,在2005年(平成18年)所創立的專案。
目的是希望在高度資訊化的社會裡,小朋友能在成長過程,更清楚傳達自己想法、能力和感受,目標是讓小朋友從中尋找自我、也發現溝通思考的樂趣。在「廣告小學」裡透過CM製作,以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的整體問題解決能力,來培育養成小朋友的溝通能力。
「廣告小學」共分成「入門CM」、「自我發掘CM」、「公共CM」三堂課,各自有所需要的時間和內容,只要在網站上就可以提出申請。
+第1堂「入門CM」+(詳細內容)
培養「溝通能力」的基礎
以身邊的商品為主題,透過製作CM,學習發想方法、表現方法、團隊合作等基礎。
基本所需時間:4小時
學習内容大綱:
第1小時 CM基礎學習
第2.3小時 小組CM故事發想
第4小時 CM劇場發表(透過大電視框將CM故事演出來)
+第2堂「自我發掘CM」+(詳細內容)
提升自我肯定感
以自己為主題,一邊自己思考「自我個性」,一邊對照同學眼中自己的「優點」,再將最想傳達的「自我個性」在CM劇場裡表現出來,提升自我肯定感。
基本所需時間:6小時
學習内容大綱:
第1小時 CM角色學習
第2小時 自我發掘
第3小時 請同學發現自己的優點
第4小時 深入發現自己
第5小時 CM故事發想
第6小時 CM劇場發表(透過大電視框將CM故事演出來)
+第3堂「公共CM」+(詳細內容)
了解自己和社會的聯繫
發現身邊的問題,透過小組成為思考原因、解決方法,透過CM劇場的表演,了解自己和社會之間的聯繫,和培養小團體對問題的解決能力。
基本所需時間:5小時
學習内容大綱:
第1小時 公共CM角色學習
第2、3小時 思考身邊問題的解決方法
第4小時 CM故事發想
第5小時 CM劇場發表(透過大電視框將CM故事演出來)
日本電通廣告公司把這個專案做為「社會貢獻活動」認真地看待,到目前為止(2014年6月底~),不但在日本已經有186所學校、約22,000個小朋友參加過,還有專屬網站及書籍,持續保持不變初衷一路走來,真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透過「廣告的創意、傳播的力量」
給小朋友最佳的無形資產,
這不只是每個家長的期望,
也是更有價值的社會活動。
----------------------------------
広告小学校
CMつくりで、「伝える」を学ぼう。
子どもが変わる、先生も変わる。
廣告小學
透過製作CM,一起來學習「表達」!
小朋友改變,老師也改變。
----------------------------------
就像京都名校「同志社大學」(前身為「同志社英學校」)創辦人、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的新島襄,在1875年創辦之前,想找建校資金,對方問他覺得好的學校要大約多久可以建好?他回答:「一百年」,對方笑著回答說:「如果你回答十年,我就不會把資金借給你了。」,教育,真的是百年大事。
広告小学校『Web Site(日文)』
広告小学校『書(日文)』
- Jun 02 Tue 2015 18:27
佐藤可士和 x 日本7-11「SEVEN CAFÉ」
(理想:官方海報/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佐藤可士和 x 日本7-11「SEVEN CAFÉ」】2015.06.02
「使用者經驗」是這幾年非常火紅的「名詞(專業)」。
今天偶然發現一個之前(2014年秋冬~也許是2013年或更久之前)在日本網路上引起不少討論的「佐藤可士 x 日本7-11「SEVEN CAFÉ」咖啡機」設計,所謂使用者經驗「反教材」案例。
<背景>
日本知名設計大師「佐藤可士和」之前為日本7-11咖啡機「SEVEN CAFÉ」重新設計,因為設計的咖啡機太過簡潔,導致7-11各店頭的消費者不會使用,以至於各店頭想出各式各樣的方式、手寫海報...盡力希望協助讓7-11(男女老少)一般消費大眾的客層,會操作"自助式"的咖啡機,看了日本網友的網路回應,其實,日本網友也滿毒舌的,只是,毒舌的很幽默(笑)。
(理想:官方海報/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理想:全新「SEVEN CAFÉ」咖啡機/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找到幾則日本網路的情報,滿有趣的:
<新聞一>『日文原文』
標題:【セブンカフェ】テプラに負けた佐藤可士和のデザイン
中文:【SEVEN CAFÉ】佐藤可士和的設計輸給貼紙機
文中特別以「佐藤可士和」"一直標榜"的服務特性,為開始:
「医者が患者の状況や希望を総合的に判断して薬を処方するように、僕はクライアントの課題やニーズにあわせてデザインを処方しているんです」(中文:「就如醫生是依照病人的狀況和希望,整體判斷後給藥,我也是結合客戶的問題或需要,提供設計的處方。」)
再來個急轉彎:
しかし! 理想と現実はちがった…!(中文:但是,理想和現實不一樣...!)
<新聞二>『日文原文』
標題:【デザイナー完全敗北】セブンカフェのコーヒーメーカーが残念と話題
中文:【設計師完全敗北】SEVEN CAFÉ咖啡機的遺憾和話題
文中提到:
セブンイレブンのコーヒーメーカー、オシャレなデザインにしたのに分かりにくいからとラベルを貼られまくる。(中文:7-11的咖啡機,雖然有很時尚的設計,但是使用不易而貼上貼紙。)
結果。。。各店頭需要用手寫說明XD,例如:R(一般)和L(大)請注意不要按錯二按鈕,哈!
<新聞三>『日文原文』
因為太過簡潔到消費者不會使用,各種應對方式!(只能說,日本店員處處是人才!)
(現實1:手寫使用方式/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現實2:貼紙機使用方式/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現實3:貼紙機使用方式/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現實4:手寫使用方式/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現實5:貼紙機使用方式/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現實6:貼紙機使用方式/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以↑上面「現實6」的使用說明為例,不斷強調「不要押錯按鈕」,如:押錯的話也請至櫃台結帳、押之前請確認...以日本服務業,特別是7-11的服務,應該不至於這麼直接貼到類似警告的強烈說明,顯然,押錯的人真的超過想像的多...XD。
雖然,在日本7-11官網有「SEVEN CAFÉ」操作說明,問題是,大家到了現場,是不會邊看官網邊操作啊~冏。
(日本網友自行加上說明/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日本7-11官網SEVEN CAFÉ『操作說明』
其實,使用者經驗就是給「那個通路或是商品目標群的大家使用」(如佐藤可士和之於日本7-11咖啡機),我覺得這個案例不是消費者的問題,因為如果少數不會用,那是少數需要學習,但使用者經驗是以「讓大家都很快會使用」為基本目的的,很明顯是「佐藤可士和」這樣大設計師有點曲高和寡的誤判。。。
話說,以前「貓國」搬新辦公室,日本老闆推崇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然後完全模擬「佐藤可士和」辦公室的「極簡」原則下改裝的(極簡定義是:辦公桌上除了電腦、滑鼠、電話,之外,不能有任何東西),改裝完成後第一天,真的只有電腦、滑鼠、電話,但是。。。就定位後~(到離開前)就。。。其他物品把電腦、滑鼠、電話埋在下方了。。。雖然當初,我的桌子被特別說明是符合極簡標準,但是,我也不可能只剩電腦、滑鼠、電話,三項辦公用品啊。(只有「佐藤可士和」自己做得到,笑。)
設計師對於使用者經驗,真的是要考慮非常非常多,不是硬把自己的習慣加到設計上,而要「一般消費者(真正的使用者)」來學習、學習。。。不是出於真正需要的學習,終究不長久的!佐藤可士和 x 日本7-11「SEVEN CAFÉ」,只是其中一個「名氣大的案例」。
日本有才網友,還自行加上改良設計,是不是很幽默?!(笑)。
(日本網友自行改良設計/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惡作劇補一張「佐藤可士和」理想和現實的對比相片,...真的不能過度包裝。XD
(理想(左):皮膚光滑帥氣沒眼袋。現實(右)法令紋、眼袋都明顯/圖片來源:日本網路)
- May 26 Tue 2015 17:19
UNIQLO浴衣
【UNIQLO浴衣】2015.05.26
雖然UNIQLO的浴衣屬非常平價(質料也很基本),但今年和日本昭和、大正時期的畫家竹久夢二、中原淳一合作的浴衣,花樣和色彩都比之前的更有「アンティック着物(骨董和服)」的氛圍了。
想起多年前買了三套(一套是粉紅的→當然不是我的)夏天光自己穿好、打好腰帶「文庫」蝴蝶結(我偏好那種不是夾上去的蝴蝶結,是繞來繞去手打得),就可以全身冒汗了(只好又換回原來衣服,在家裡納涼),難怪扇子是必需品(←誤),哈哈。
非常喜歡竹久夢二、中原淳一各系列的最左邊那款,要再買一套嗎?XXDD
<帯・腰紐付き>¥5,990+消費税
UNIQLO浴衣穿法『着物篇』
UNIQLO浴衣穿法『腰帶蝴蝶結打法篇』
アンティック着物(骨董和服)『風格』
UNIQLO『2015浴衣』
- May 25 Mon 2015 15:24
実例付きフォント字典
【実例付きフォント字典】2015.05.25
發現,一本對設計非常有用的實用書~「実例付きフォント字典(附實例字形字典)」!
收錄了和文(日文)書體1768種,針對特別人氣的222種書體,還附有廣告、裝訂、商品包裝…等地使用實例。是一本非常直覺式的日文字形參考字典,推薦設計師必買!
+実例付きフォント字典+
発売日:2015年5月25日
尺寸:A5(210mm×148mm)
包裝:ソフトカバー(平裝)
頁數:432頁(全彩)
定価:(本体3,800円+税)
ISBN:978-4-7562- 4590-8 C3070
実例付きフォント字典『介紹(日文)』
- May 16 Sat 2015 23:06
花束
(圖:日本網路)
【花束】2015.05.16
這是,我喜歡的花束風格。
突然,想起我(小時候)學過插花(對耶...XD)。
因為當時我們都是初學者,花藝老師排的課是比較容易上手的"盆花"為主,而且也可以練習各種花材構圖、比例、立體感。那時,這位花藝老師的插花風格,算是(當年)台北較時尚、不老氣且偏"歐州盆花風格"的美感,每堂課,我都開開心心的上課~下課。
但是,有一天,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問老師,為什麼沒有"花束"課?
還記得那時有嚇到老師,他說:「花束不好綁喔?妳們真的想學?」
忘了同學們有沒有很想學(哈)但我應該是很堅定地想學,結果,老師就答應了,在事前準備花材時詢問大家,說會以玫瑰花為主要花材,搭配其他小花材,然後,我又龜毛問說:「那我,可不可以不要是粉紅玫瑰、也不要是滿天星。。。還有,我想要牛皮紙的包裝紙?」(我真的好煩啊)
後來,老師真的幫我一個怪學生準備了:
深紅玫瑰、綠色植物(我不記得是甚麼)、牛皮紙。
最後,老師檢查花束綁得好不好的方式也讓當時的我大開眼界:
因為,在還沒綁上繩子或任何固定貼之前,花束其實是用旋轉方式繞好形成一束的,老師請同學們先直接擺在桌上,如果能自然站立、而且花朵之間自然形成的弧形不會變形,綁起來就會是"成功"的花束。
印象中,我當時是過關的。(隱約還記的旋轉法的手勢。。。)
- May 07 Thu 2015 14:50
生活。旅行-使い道のない風景
【生活。旅行-使い道のない風景】2015.05.07
花一天時間,把「使い道のない風景」看完了。
個人非常主觀的感覺:村上春樹的書,小說、隨筆、對談…不論哪一種類型,都沒有太大的「時差感」。(所以才可以是1998年初版,2014年10刷出版。)
對於「生活」和「旅行」差異點,不論是心情或是具體,完全寫到我的心坎裡,後面更寫到「旅行」和「生活」,要解決和面對的狀況完全不同,描寫的非常非常精準,這也就是,我到日本不完全可以用「旅行」來說明,反而這幾年「生活」的感受更遠遠超過「旅行」的心情。
****部分摘錄*****
「使い道のない風景(Useless Landscape)」
文:村上春樹
<註>
書名為村上春樹先生看到「安東尼奧·卡洛斯·裘賓」的「Useless Landscape」時,覺得這曲名很適合做為書名,直譯成日文成為書名。
昔ある雑誌で僕の「略歴」というのを読んだことがある。
そこに「趣味は旅行をすること」と書いてあったのを見にして、なんだか深く考え込んでしまうことになった。
(大意翻譯)
以前在某個雜誌上,讀到關於我的「簡歷」。
看到寫在上面「興趣是旅行」時,不知不覺深入的琢磨思考起來了。
というのは、それまで旅行が趣味だなんて考えたことはただの一度もなかったからだ。たしかにこの七年ばかりほとんど日本に住むこともなく、あちこちと流れ歩いているわけだし、そう思われても仕方ないというところがある。
(大意翻譯)
也就是說,因為,我一次都未曾把旅行想成是我的興趣。確實這七年我幾乎都沒有住在日本、到處流離,會這樣想也是沒辦法的事。
<註>
「使い道のない風景」首刷出版是1998年。1986年村上先生在歐洲居住、1990年應聘到美國普林敦大學當客座研究員及講師、1993年移籍到塔夫茨大學、1995年5月從美國回到日本。
でも本当にことを言えば、自分が(自分たちが)旅行をしているのだという意識は、僕の中にはほとんどない。いや、僕はむしろ旅行というものをあまり好まないと言ってもいいくらいなのだ。
(大意翻譯)
但是,說真的,我自己(我們)卻沒有意識到這是所謂的旅行,我幾乎不曾這樣意識到。不,相反的幾乎可以說,我不是那麼喜歡旅行。
<註>
期間村上春樹太太大多陪同一起,只是有短暫想念日本,趁著村上春樹和友人(我忘了是誰,攝影家還是編輯)去南美洲旅行(還是採訪)時,回了日本一陣子。
僕はどちらかといえば─世の中の大多数の人はそうだろうと想像しているのだが─規則的な生活を好み、なじんだ本や音楽に囲まれた生活を好む人間である。豪華な、あるいはエキゾティックな外食より、家でとる穏やかな食事の方が好きだし、どんな豪華な部屋にいるより、使い慣れた自分の机に向かって仕事をするのが好きだ。
(大意翻譯)
我再怎麼說─我想像世上大多數的人也是這樣吧─也是喜歡規律的生活、被熟悉的書或音樂圍繞著生活的人。比起豪華、或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外食,我更喜歡在家安穩的用餐,比起在豪華的房間裡,我更喜歡在已經用得很習慣、自己的桌上工作著。
もし人間を放浪型と定着型─あるいは狩猟型と農耕型というべきか─のふたつのカテゴリーに分類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なら、僕はかなりの確率で後者の方に属することになると思う。
(大意翻譯)
如果人類可以有流浪型和安穩型─或是說畜獵型和農耕型比較好─兩個類別的分類的話,我想,我屬於後者的機率非常高。
じゃあどうして定着型の人間が何年もに渡ってそんなにあちこちと移り歩いたりしているか…結論から言うなら…結局のところ僕は「定着するべき場所を求めて放浪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になる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う。
(大意翻譯)
那,為什麼安穩型的人,好幾年都從這裡到那裏,移動遊走遷移呢…從結論來說的話…結果,我在想,我是不是為了「尋求適合安穩的場所而流浪著」呢?
「住み移り」と「旅行」とは基本的には、どれくらい長くそこに滞在するかによって区別されることになると思う。
(大意翻譯)
我想,基本上「移住」和「旅行」是依停留期間長短來區分的。
僕の場合で言えば、そこで日々の料理を作り、仕事机をセットし、一応の本と音楽を揃えて──、というのがその「生活をする」ということの具体的な定義になるだろう。
(大意翻譯)
以我的情況來說,可以在那裏每天做料理、擺設工作桌、整理大致的書和音樂──,這樣大概就是「生活」的具體定義吧。
考えてみれば、僕はこれまでに七編の長編小説を書いたけれど、同じ場所で二つの小説を書いたことはない。引っ越すたびに一つ小説を書いていたようなものだ。だから一つの長編小説は、僕の中で、ひとつのそれ独自の場所と風景を持っ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になる。
(大意翻譯)
回想起來,雖然我至今寫了七部長篇小說,但卻沒有在同一個地方寫過兩部小說,就像每搬一次家寫一部小說的感覺。所以,在我心裡,每一部長篇小說,都各自擁有獨自的場所和風景。
安東尼奧·卡洛斯·裘賓『Useless Landscape』
- Apr 23 Thu 2015 17:59
HAKUHODO DNA
【HAKUHODO DNA】2015.04.23
每年四月櫻花季,也是日本普遍的新年度開始,學生新學期開始、畢業生新入社開始。因為日本大多還是採用「新鮮人」的新入社員制,大一點的企業每一年的四月開始,對HR和各部門來說,真的需要想一些方式,讓剛從學校畢業的新鮮人,能盡快了解企業所屬的產業、所需的人格特質、和專業能力。
日本著名廣告公司「HAKUHODO(博報堂)」幾乎每年都會在這個時期,針對廣告新鮮人所做的活動,主軸雖然都是以了解自己的特質,能在這個行業發揮什麼特長、需要接受什麼訓練...等,印象中有一年是「認識學長、學姐青蛙」,今年(2015年)推出的是「HAKUHODO DNA」人臉辨識測專業特質DNA,覺得很特別(和職業病)就試玩一下。
+操作步驟+
(1)「HAKUHODO DNA」特設網站,勾選「同意」。
(2)拍照/上傳「大頭相片」。
需要近照、正面、沒有別的遮住物,上傳後才能辨識成功,不然會出現「無法辨識出是人類的DNA」而需要重新上傳相片。
(3)九大類結果百分比會出現。
這讓我很好奇,九大類特點,如何設定?是五官長相?還是笑臉?髮型?但這應該就是關鍵(企業機密),哈!
+我的「HAKUHODO DNA」+
結果,「HAKUHODO DNA」跟我說,我有醬子的DNA。超奇妙的是,為什麼他知道,現在我是什麼都要做耶!(本業Copywriter已轉性下降↓到(4)了!)又,只是上傳一張人臉相片(我有微笑喔)他怎麼又知道我"媒體執行、PR、互動"最弱!真是太神奇了。
(1)プロモーション(Promotion)89%
(2)メディアプラニング(Media Planner)83%
(3)アカウントプロデュース(Account Produce営業)79%
(4)コピーライター(Copywriter)72%
(5)ストラテジックプラニング(Strategic Planner)63%
(6)デザイナー(Designer)67%
(7)メディアプロデュース(Media Produce)47%
(8)PR30%
(9)インタラクティブ(Interactive)24%
↑低調我有修掉自己的大頭照,原本結果是有"上傳相片的馬賽克效果照"。
有興趣可以去這裡玩一玩↓↓↓↓:
HAKUHODO DNA『測試自己的DNA』
HAKUHODO DNA『9種分類和特質』
- Apr 22 Wed 2015 13:07
デジタル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圖:Pinterest)
【數位。溝通】2015.04.22
數位(或3C用品)生活是加速人和人溝通疏離的原因嗎?
至少對我來說,是縮短人和人溝通的便利工具。
像是,最近和在日本的忘年之交好友,總是不小心就在FB上聊太久(真的很久。。。大約是半夜三點XD)可以從一個無聊的點,聊成"俗稱樓歪成好幾十棟101"的天南地北,有時可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連續20個"哈"字代表(笑翻);有時,可以互吐心事,不一定都是快樂的,也許是心中有點淡淡哀傷的難過或沮喪,然後我們互相都可以直接說:"想哭(或哭了)",然後也可以互相直接說:"沒關係,你慢慢哭。"。
而且,可以沒有壓力,各自有各自的考量(時間、心情等)就可以不用綁在一起硬要聊。。。
這些都是便利(無料)的數位工具,帶給我們不用擔心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心裡想著電話費電話費。。。),更無壓力的溝通環境。
如果當我們以為,放下所有所謂3C之後,面對面的彼此在身邊,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電視,卻仍然有無話可說的寂寞感,那才是最遠的距離。
人對了,心對了。我就,喜歡面對面溝通;也喜歡數位溝通。
因為,溝通,是互相"你說(打字)我聽(打字)"的過程中,彼此都為對方此時此刻的心情著想的互動過程,無關於數位不數位,是關乎於"心"的問題。
(不小心看到幾行字,有感而發的"強烈個人感受文"。)